學無止境
天道酬勤
預祝各位學子
取得佳績,樂得其所
2018西泠春拍
陳垣 重要著作底稿、治學手稿及文獻一批
約四百頁文稿、一百幀照片
約1928至1965年作
陳氏治學之勤奮、謹嚴和門徑
盡在其中
陳氏專精之元史、宗教學、年代學、??睂W等學問
此批手稿中就包括陳垣重要著作之底稿
札記標示了《中西回史日歷》《二十史朔閏表》《元秘史譯音用字考》《清初僧諍記》《漢以來新氏族考》等陳垣諸多已刊和未刊著作的誕生歷程
完美展現(xiàn)陳氏之博學和搜集材料用功之勤
《日知錄》《廿二史札記》《鮚埼亭集選讀》等相關手稿,
則系陳垣設置史源學實習課程時之相關手稿
為陳氏對史料應用之展示。
陳氏手書通訊簿一頁,合前述往來函件
涉及陳寅恪、胡適、馬衡、啟功、袁同禮、劉半農(nóng)、傅斯年、傅增湘、丁文江、臺靜農(nóng)、馬裕藻、沈兼士、張鳳舉、朱希祖、楊樹達、孫人和、任鴻雋、袁同禮、錢稻孫、柯昌泗、英千里、許地山、劉毓澄、雷通羣、雷李恩、何其鞏、單士元、戴明揚、李飛生、梁兆庚、蔡芝、李紫輝、王欽宇、蔣孟明、向鳳鳴、戴明揚、王際憲、李煜灜、傅振倫、陳映璜、宋哲元、秦德純、蕭振瀛、孫少康、張云波、黎錦熙、李建勛、黃毓甲等,幾乎是陳氏在政界、學界人脈的完整體現(xiàn)。
寫于啟功、袁同禮等人的請?zhí)?、賀卡、
信封、日歷背面的手稿筆記
學問大家,珍惜字紙
談談我的一些讀書經(jīng)驗(節(jié)選)
與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1961年屆畢業(yè)生談話紀要
陳 垣
我讀書是自己摸索出來的,沒有得到老師的指導,有兩點經(jīng)驗,對研究和教書或者有些幫助:
1.從目錄學入手,可以知道各書的大概情況。這就是涉獵,其中有大批的書可以“不求甚解”。
2.要專門讀通一些書,這就是專精,也就是深入細致,“要求甚解”。經(jīng)部如論、孟,史部如史、漢,子部如莊、荀,集部如韓、柳,清代史學家書如《日知錄》、《十駕齋養(yǎng)新錄》等,必須有幾部是自己全部過目常翻常閱的書。一部《論語》才一萬三千七百字,一部《孟子》才三萬五千四百字,都不夠一張報紙字多,可見我們專門讀通一些書也并不難。這就是有博,有約,有涉獵,有專精,在廣泛的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又對某些書下一些功夫,才能作進一步的研究。
不管學什么專業(yè),不博就不能全面,對這個專業(yè)閱讀的范圍不廣,就很像以管窺天,往往會造成孤陋寡聞,得出片面偏狹的結論。只有得到了寬廣的專業(yè)知識,才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全面解決問題。不專則樣樣不深,不能得到學問的精華,就很難攀登到這門科學的頂峰,更不要說超過前人了。博和專是辯證的統(tǒng)一,是相輔相成的,二者要很好地結合,在廣博的基礎上才能求得專精,在專精的鉆研中又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
我們研究歷史科學,需要知道的知識幅度很大,要了解古今中外,還要有自己較專門的學問。如果樣樣都去深鉆,勢必由于時間、精力有限,反使得樣樣都不能深,不能透。但是也不能只有專精,孤立地去鉆研自己的專業(yè),連一般的基礎知識都不去注意,沒有廣泛豐富的知識,專業(yè)的鉆研也將受到影響。學習歷史也是如此,中國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的,不了解世界歷史,學中國史就必須受到限制,就不能很好地懂得中國。研究宋史,不知道整個中國歷史發(fā)展過程,則宋史也學不通。研究任何朝代的斷代史,都不能沒有通史的知識作基礎,也不能沒有其他必要的各方面的知識。
中國歷史資料豐富,浩如煙海,研究的人,不可能也不必要把所有的書都看完,但不能不知道書的概況。有些書只知道書名和作用就可以了,有些書要知道簡單的內(nèi)容,有些書則要認真鉆研,有些書甚至要背誦,這就是有的要涉獵、有的要專精。世界上的書多得很,不能都求甚解,但是要在某一專業(yè)上有所成就,也一定要有“必求甚解”的書。
陳垣治學舊影
同學們畢業(yè)之后,當然首先要把書教好,這是你們主要的任務;另外,在自修的時候,可以翻閱一下過去的目錄書,如《書目答問》、《四庫總目》等。這些書都是前人所作,不盡合于現(xiàn)在使用,但如果要對中國歷史進一步的研究,看一看也還是有好處的。
懂得目錄學,則對中國歷史書籍,大體上能心中有數(shù)。目錄學就是歷史書籍的介紹,它使我們大概知道有什么書,也就是使我們知道究竟都有什么文化遺產(chǎn),看看祖遺的歷史著述倉庫里有什么存貨,要調(diào)查研究一下。如果連遺產(chǎn)都有什么全不知道,怎能批判?怎能繼承呢?蕭何入關,先收秦圖籍,為的是可以了解其關梁厄塞、戶口錢糧等,我們作學問也應如此,也要先知道這門學問的概況。目錄學就好象一個賬本,打開賬本,前人留給我們的歷史著作概況,可以了解,古人都有什么研究成果,要先摸摸底,到深入鉆研時才能有門徑,找自己所需要的資料,也就可以較容易的找到了。經(jīng)常翻翻目錄書,一來在歷史書籍的領域中,可以擴大視野,二來因為書目熟,用起來得心應手,非常方便,并可以較充分地掌握前人研究成果,對自己的教學和研究工作都會有幫助。
啟功與恩師陳垣
有人說,有些青年基礎知識差,這當然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你們在校四年,雖然已經(jīng)打下一些基礎,但我們要更高地要求自己,今后還要在這方面多多注意?;A知識好比蓋房時的地基,地基不打結實,房子就會倒塌。我國各行各業(yè)都有注意基本訓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拳術、武術,初學時要花很多時間練好一招一式;戲劇科班,先學唱做念打,先練基本功。讀書更如此,古人讀書,先背誦一些基本書籍,寫字先學會拿筆和寫字姿式,講究橫平豎直,作詩先學做聯(lián)句對句,學習詩韻。研究一門科學,基本知識更是起碼條件,不打好基礎,就好像樹沒有根。當然前人對基本知識的要求與我們現(xiàn)在不同,但盡管有不同,而基本知識總是應當注意的。如學習歷史,就必須學會閱讀古文,要至少學會一種外語,而且要有一定的寫作能力,這都是必不可少的。大家在哪些方面還沒學好,今后還要在這方面多多努力。
要想獲得豐富的知識,必須經(jīng)過自己鉆研和努力,沒有現(xiàn)成的。只要踏踏實實地念書,就會有成績,不要以為學問高不可攀,望而生畏,但也不能有不勞而獲的僥幸思想。不管別人介紹多少念書經(jīng)驗,指出多少門徑,但別人總不能替你念,別人念了你還不會,別人介紹了好的經(jīng)驗,你自己不鉆研、不下功夫,還是得不到什么。而且別人的經(jīng)驗也不見得就適用于自己,過去的經(jīng)驗,也不一定就適用于今天,只能作為參考,主要還是靠自己的刻苦努力。
讀書的時候,要作到腦勤、手勤、筆勤,多想、多翻、多寫,遇見有心得或查找到什么資料時,就寫下來,多動筆可以免得忘記,時間長了,就可以積累不少東西,有時把平日零碎心得和感想聯(lián)系起來,就逐漸形成對某一問題的較系統(tǒng)的看法。收集的資料,到用的時候,就可以左右逢源,非常方便。
西泠印社二〇一八年春季拍賣會
上海巡展
6月23日至6月24日
靜安昆侖大酒店
預展
7月4日至7月6日
浙江世貿(mào)君瀾大飯店
杭州黃龍飯店
拍賣
7月7日至7月9日
浙江世貿(mào)君瀾大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