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1944
估價RMB: 35,000-50,000
成交價RMB: 63,250(含傭金)
信箋 六通
1906、1923、1924、1930、1949、1961年作
說明: 這是一封托馬斯·曼于1929年獲得諾獎前夕在他位于慕尼黑的別墅中所作的書信。1919年,托馬斯·曼被授予德國波恩大學哲學系名譽博士,因此,信箋上鈐印著“博士”頭銜。
這封赫爾曼·黑塞作于1949年的親筆明信片,上面印有制成版畫的畫家的水彩作品。黑塞愛好音樂與繪畫,是一位漂泊、孤獨、隱逸的詩人。他走上視覺表達之路是1919年移居瑞士南部的堤契諾之后的事,他在小說《克林格梭爾的最后夏天》中描述了成為畫家的心路。他生前出版的《畫冊》、《堤契諾之歌》等收入了一部分繪畫。
這是一封亨利·博格森于1930年2月23日寫于巴黎的親筆信。1927年,他因《創(chuàng)造進化論》一書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在西方哲學史上是罕見的?!秳?chuàng)造進化論》吸收了達爾文、拉馬克、赫胥黎、斯賓塞等人的進化論思想。
薩瓦多爾·夸西莫多的親筆信作于1961年4月28日意大利米蘭。作為“隱逸派”詩歌的重要代表,他在其著名的短詩《瞬息間是夜晚》中,用短短三句“每個人孤立在大地心上,被一線陽光刺穿,轉瞬即是夜晚”,便詮釋了自己對生命的理解。
191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里斯·梅特林克被譽為“比利時的莎士比亞”。梅特林克的劇本充滿詩意,被稱之為詩劇。這封信作于1906年,兩年后梅特林克發(fā)表了六幕夢幻劇《青鳥》,它是梅特林克戲劇的代表作,也是歐洲戲劇史上一部融神奇、夢幻,象征于—爐的杰作。
杜·加爾是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一九二二年初,杜·加爾開始潛心創(chuàng)作他構思多時的長篇巨著《蒂博一家》(1922—1940),這封信作于1924年,正是其創(chuàng)作這部作品之時,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應其創(chuàng)作過程與思想。
SIX NOBEL PRIZE WINNERS INCLUDING PAUL THOMAS MANN, SALVATORE QUASIMODO, HENRI BERGSON, HERMANN HESSE, ETC. AUTOGRAPH SIGNED LETTERS
Six pages
Dated 1923, 1930, 1949 and 1961
22×14.5cm 17.5×11cm 16×11cm 14.5×10.5cm
RMB: 35,000-50,000
作者簡介: 1. 托馬斯·曼(Paul Thomas Mann,1875~1955),德國作家,《魔山》和《布登勃洛克一家》作者,192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德國20世紀最著名的現(xiàn)實主義作家和人道主義者。1897年,開始創(chuàng)作第一部長篇小說《布等勃洛克一家》,1901年發(fā)表并立即獲得巨大成功,從此奠定在德國的文學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曾一度為帝國主義參戰(zhàn)辯護,但30年代即大力反對法西斯主義威脅,發(fā)表了中篇佳作《馬里奧與魔術師》(1930),對法西斯在意大利制造的恐怖氣氛做了生動的描述。1933年希特勒上臺,他撰文譴責法西斯對德國文化的歪曲和破壞,發(fā)表《理查德德·瓦格納的苦難與偉大》的著名演講,而被迫流亡國外。1935年,他與愛因斯坦一起獲得了哈佛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的頭銜。1952年返回歐洲。
2. 薩爾瓦多·夸西莫多(Salvatore Quasimodo,1901~1968),意大利詩人、翻譯家,1959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意大利30年代晦澀派的代表人物。1917年創(chuàng)辦《新文學雜志》,發(fā)表第一批詩作。1930年首次出版詩集《水與土》,1935年在米蘭音樂學院講授文學。1938年離開建筑工程部門,擔任著名作家、電影編劇柴伐蒂尼的秘書。隨后,進入《時代》編輯部任文學編輯。1939年,由于從事反法西斯活動,被解聘并遭到官方刊物的攻訐。1948至1964年,先后在《火車頭》、《時報》、《小時》等報刊編輯部主持專欄。在西西里島莫迪卡出生,1908年父親前往墨西拿協(xié)助地震后的救災工作,舉家移居該城。著譯有《消逝的笛音》、《約翰福音》、《奧德賽》等。
3. 博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法國哲學家,1927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生于巴黎,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于孔多塞中學。1878年,進入巴黎高等師范學校文學系讀書,獲哲學教師資格。1889年,發(fā)表第一部哲學專著《時間與自由意志》,并獲得博士學位。1896年,出版第二部哲學論著《物質與記憶》而一舉成名。1897年,被聘為巴黎高等師范學校哲學教授。1900年,進人全國最高學術機構——法蘭西學院任教授。1907年,出版代表作《創(chuàng)造進化論》,名聲大振,許多人涌入法蘭西學院聆聽他講授哲學,在法國甚至出現(xiàn)了“博格森熱”。1914年,當選為道德與政治科學院年度主席和法蘭西科學院院士。1928年,因《創(chuàng)造進化論》一書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在西方哲學史上是罕見的。二戰(zhàn)爆發(fā)后,反對納粹政權對猶太人的迫害,拒絕與侵法德軍合作。
4. 赫爾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國詩人、小說家,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一生曾獲多種文學榮譽,如馮泰納獎、諾貝爾獎、歌德獎等。愛好音樂與繪畫,是一位漂泊、孤獨、隱逸的詩人。作品多以小市民生活為題材,表現(xiàn)對過去時代的留戀,也反映了同時期人們的一些絕望心情。主要作品有《荒原狼》、《東方之旅》、等。
5. 莫里斯·梅特林克 (Maurice Maeterlinck,1862—1949),比利時劇作家、詩人、散文家。1911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是象征派戲劇的代表作家,先后寫了《青鳥》,《盲人》、《佩利亞斯與梅麗桑德》等多部劇本。早期作品充滿悲觀頹廢的色彩,宣揚死亡和命運的無常,后期作品研究人生和生命的奧秘,思索道德的價值,取得很大成功。
6. 羅杰·杜·加爾(Roger du Gard,1881~1958),法國小說家,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發(fā)表了兩篇小說: 《成功》、《讓·巴洛瓦》。1916年回到巴黎,從事戲劇活動。1920年春天開始醞釀長篇巨著《蒂博一家》,從1922年開始寫作,直到1940年全部完成。1937年以《蒂博—家》獲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他的長篇小說《蒂伯一家》中表現(xiàn)出來的藝術魅力和真實性。這是對人類生活面貌的基本反映。”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fā)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fā)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yè)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yè)、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